彻底的门徒生活

[ HOME | MENU | PREVIOUS CHAPTER | NEXT CHAPTER | X-LINK | E-MAIL | DOWNLOAD ]


 

彻底的门徒生活

雅各书 研究 / 李泰雄 著

造怡(JoY)传教会

 

目录

 

序言 -----------------------------------------1

雅各书背景 -----------------------------------2

1. 为受试炼者的处方 1:1-8 --------------------4

2. 试炼的结果 1:9-18 -------------------------6

3. 试炼与虔诚的生活 1:19- 27-----------------10

4. 我们的信心与软弱者 2:1-13 ----------------13

5. 不要分开信心与行为 2:14-26 ---------------17

6. 说话要一致 3:1-12 ------------------------20

7. 我们应追求的智慧 3:13-18 -----------------23

8. 我们应避免的生活方式 4:1-17 --------------25

9. 实践方面 5:1-20 --------------------------29

结束语 ------------------------------------32

参考文献 ----------------------------------33

 

 

 

序言

 

我想最近基督徒虽然有教义, 但缺乏把这些教义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因此, 到处可见想用基督教所提倡的方法以外的方法净化社会, 实现公义的努力。 基督教学生也认为基督教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因此他们的行为也偏向于上面所述的现象。

那么, 基督教果真这么无能吗? 雅各书的回答是:"不!"。 雅各书教我们如何能实际地建设公义的社会, 爱护邻居并过有能力的生活。 总之, 通过彻底的门徒生活我们才能过神原先所希望的基督徒的生活。

世上的人等待和寻找这种生活, 可是因为看不见, 所以走别的路。 身为基督徒的我们有责任把雅各书里的生活通过直接的生活显示给那些正走向误路的工人, 家庭主妇, 教育者, 政治家, 学生等在世上迷失的众人, 把他们引向正路。 如果世人没有见到描述在雅各书里的"彻底的门徒之道", 他们会继续背离基督教, 我们的传道也会失去效力, 在此我们不应把雅各书作为单纯的知识来学, 而应作为我们生活指南的一部分来学。

正如"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 众人因此会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约翰福音13:35)。 当我们的信仰不是表现为只有说话和信心, 没有行为的死的信仰, 而是表现为信心与行为并行的活的信仰时, 我主的大名会再次强有力地发挥他的威力。

 

1990. 1

李泰雄

 

 

 

 

 

雅各书的背景

 

1. 著者

雅各. 对著者有众多说法, 但认为主的亲兄弟(马可福音6:3)雅各为著者是比较合适的(参考 加2:12; 徒15:13-29)。俄利根(Origen)(AD185-253),优西比乌(Eusebius)(AD 265-340), 耶柔米(Jerome)(AD 340-420)等人也都同意此说法.

 

2. 写作年代

A.D.45-50年左右. 雅各于A.D.62年左右殉教, 所以应该写作于A.D.62年以前.

 

3. 收信人

散住的十二支派, 即犹太人. 所以雅各书可能是为信耶稣的, 并散住在各处的犹太基督徒而写.

 

4. 目的

108节中有50节以上是命令形, 由此可见, 这大概是在牧会者的立场上写的。雅各有可能听到在严重的逼迫下离开耶鲁撒冷教会而分散到各地的信徒的艰难处境之后写了这本书(参考 徒8:2)。

以下是雅各书的中心内容(引用 Burdick, 163)。

试炼(1:2-4)

财物的诱惑(5:1-6)

形式生活的危险性(1:22-27; 2:14-26)

偏待人(2:1-13)

话语的滥用(3:1-12)

态度(3:13-4:3)

为了强调即使在苦难中也要过彻底的门徒生活而写。 因此,这本书相对于教义更强调生活(行为)。

 

5. 主题句子

1:4 但忍耐也当成功, 使你们成全完备, 毫无缺欠。

1:22 只是你们要行道, 不要单单听道, 自己欺哄自己。

2:17 这样, 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学习方法

 

本教材可用于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 学习过程中请参考下列事项。

1.参考每课的"本文观察", 先彻底地预习本文.

2.充分学好本文内容把他应用于个人生活, 而且在自己的小组内相互探讨这些内容。

3.以祈祷结束。

 

 

 

第 一 课

为受试炼者的处方

1:1-8

 

本文观察

1.概括本文内容。

2.记录对你有特别感触的真理。

3.背诵 1:2,5。

第一节是问候, 作者简单介绍自己并说明这封信寄给谁。 如果雅各确实是主的亲兄弟中的一位, 那么在雅各身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他直到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时也没有信主, 但是在这里称自己为主耶稣基督的仆人。 而且给因主而受迫害散在各地的信徒传达神赐给的启示。 特别为那些受种种试炼的人提示了以下的具体处方。

 

一. 要以为大喜乐(1:2-4)

1. 其理由至少有两个, 是什么?

(3节)

(4节)

2. 当试炼来临的时候, 没有信心的人的反应如何?

3. 当面临试炼的时候, 你的反应如何?

4. 说出这种事实对信仰团体或对自己的家庭, 单位, 学校等起什么影响?

 

*** 参考 ***

试炼(2节): 指来自外界的逼迫或来自内心的诱惑。 在此特别指因来自外界的逼迫而受到的苦难。 但在1:13-14指因我们的私欲而产生的内心的诱惑。

忍耐(3节): 不是意味着被动的忍耐, 而是意味着主动地解决所有周围苦难的坚韧的忍耐。 我们"通过战胜这些苦难的过程, 会得到属灵的力量"(Burdick, 168)。

 

二. 求智慧(1:5-8)

为了从神得到智慧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6节)

(8节)

 

*** 参考 ***

智慧与祈祷密切相关, 我们可通过祈祷得到智慧。但是同时依赖于世上与神的人是得不到神的帮助的. 因此只有靠纯粹的信心祈求时才能得到智慧.

旧约教导我们"献身的, 即敬畏上帝的才能得到智慧"(箴1:7).

"智慧是为了完整或胜利所必需的神的礼物".

"进一步说,智慧是以神的眼光看待这世界和历史的力量"(Peter Davids P.72).

受试炼时同时依赖于神和世人的人是没有信心的人,他们得不到克服试炼所需的智慧。

 

结论

使徒彼得说:"亲爱的弟兄啊, 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 不要以为奇怪"(彼前4:12)。 当你受试炼时, 与其紧张或报怨神, 不如象雅各所劝的那样"要以为大喜乐","求神的智慧", 要记住以信心得胜是胜利的基督徒的生活。

 

应用

概括通过本课神要教导我的内容.

1.

2.

 

我要将以上的教训具体地应用于以下各方面.

1.家庭

2.信仰团体

3.我所属的社会及国家

4.世界宣教

 

献身祈祷

阿们。

 

 

 

第 二 课

试炼的结果

1:9-18

 

本文观察

1.概括本文内容.

2.记录对你有特别感动的真理.

3.背诵 1:12,15.

 

有些人说虽然他们信耶稣, 但根本没有源于信仰的试炼. 这些人应该好好想一想自己是否真正按照主的旨意生活. 如果我们真正按照主的旨意生活, 必会有试炼。雅各书中的"散住的十二支派"也是因为信主而受到试炼。受试炼时虽有创伤与痛苦,但不止于此, 也会得到许多补偿与祝福。本单元就要学习这种试炼的结果。

 

一. 忍受试炼者所得的益处(1:9-12)

生活在富裕和安逸的环境中的人可能对别人的穷困莫不关心,这些人绝大部分为了自身的满足和安逸而生活。 在印度度过大约55年杰出的传教生涯的爱尔兰出生的埃米 卡马克(1867-1951), 在病床中度过了生命的最后20年. 但是他在苦难中留下的35本著作至今仍给人以无言的感动并影响深远。我们的生活又如何呢?

圣经教导我们,忍受试炼者可受到以下两种教训.

 

1. 对生活缺乏的人有更深的理解(9-11节)。

1)卑微的弟兄要做的事是什么?

(9节)

2)富足的弟兄要做的事是什么?

(10节)

3)其理由是什么?

(11节)

2. 能期待神的奖赏(12节).

忍受试探的人能得到的奖赏是什么?

 

*** 参考 ***

"生命的冠冕"指永生本身。当试探结束后, 受试探的人所感受到的感激无法以语言来形容。没有受过试探的人不知道这种感激。

 

二. 忍受试探的人所享的福(1:13-18)

受试探的人有必要知道试探从何而来及为什么神允许试探他们。神决不会试探他们的儿女, 试探(此处指"来自内心的诱惑")是从魔鬼和世上来的。 但神反而给我们所有有益的, 所以若能战胜通过试探而来的所有的困难, 就能享受神所赐的福.

我们通过学习以下内容确信神给我们的不是试探而是最好的东西, 并借着学习的内容要积极地战胜试探。

1. 神不试探我们(13-15节).

1)我们被试探的理由是什么?

(14节)

2)试探通过什么途径接近我们?

(15节)

(1)因我们的私欲, 我们受试探后失败。所以不要把责任推卸给神.

(2)知道其事实的我们应怎样对待试探?

(3)静思自己经常受到哪一种试探并明确认识其试探的根源, 以便勇敢地拒绝它.

2. 神给我们最好的东西(16-18节)

神永远是善的, 所以我们可期待以下事实。

1)神希望我们拥有最善的,按照不变的, 至善的神的品性, 我们可知道神根本没有意图害我们(16-17节)。

2)神把我们当成将来最后秋收的第一个果子. 到最后秋收时, 所有的受造物将会得救。到那时, 我们将作为最重要的果子被献给神(18节)。

拯救我们的神是至善的, 他不会把我们引向恶, 不会使我们灭亡。反而当我们受试探的时候保护我们, 希望我们能拥有完整的人格, 并保存到与神见面的时刻。

 

结论

"他试炼我之后, 我必如精金", 这是受到试探之前看到其结果(自己的将来)的约伯的充满确信的告白。生活在末世的我们也会受到种种试炼, 但是要期待我们的"信心既被试验, 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 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 得着称赞, 荣耀, 尊贵"(彼前1:7), 并拥有这种忍耐, 期盼的信心。

 

应用

概括通过本课神想要教导我的内容.

1.

2.

我要将以上的教训具体地应用于以下各方面.

1.家庭

2.信仰团体

3.我所属的社会及国家

4.世界宣教

 

献身祈祷

阿们。

 

 

 

 

第 三 课

试炼与虔诚的生活

1:19-27

 

本文观察

1.概括本文内容.

2.记录对你有特别感触的真理.

3.背诵 1:19, 20, 21, 27.

真正的虔诚是通过实际生活表现出来的,实际生活中不显现出来的信心是空虚而无力的。真正的虔诚如何表现在实际生活中? 本文提及人际关系,对善与恶的态度,对神的话语的态度, 对说话的态度, 对可怜的人的态度等6个方面。并具体地指示我们如何去做这些方面。

 

一. 人际关系思考(1:19-20)

受试炼的人会对人际关系"深思", 这是因为他的人格成熟到这一程度,为了"深思"对方要怎么去做?

1. (19节)

2. (19节)

3. (19节)

 

二. 对善与恶的态度迅速处理(21节)

通过试炼使自己的人格成熟的人对恶表现出迅速的反应,该脱去的马上脱去,该领受的马上领受。哪些是我们要脱去或领受的?

1. 要脱去的(21节前半部)

2. 要领受的(21节后半部)

 

*** 参考 ***

"存温柔的心领受"指以完全依赖的心领受。我们要以纯真的心领受有关耶稣的福音之道或其他有道德性的真理。

栽种的道: 指从内心相信福音的道而得救的状态。用纯粹的心信道时,我们的生活出现这种结果。

 

三. 对神的话语的态度──速行(1:22-25)

1. 22-24节怎样说明单单听道的人?

2. 25节怎样说明行道的人?

3. 你属于哪一类?

4. 不要再犹豫, 下具体的决定. 我的决定如下.

1)

2)

 

*** 参考 ***

使人自由之律法: 指神的全部启示, 特别地指通过耶稣基督表现出来的启示.自由之律法不象摩西的律法那样由外在的强迫遵守, 而是通过圣灵的工作从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遵守.

 

四. 对说话的态度──勒住舌头(26节)

1. 随意说话, 表示我们如何?

2. 为了使我们的虔诚不虚, 我们应怎样做?

 

五. 对可怜的人的态度──看顾(27节前半部)

忍受试炼而获得真实信仰的人会怜悯处于患难中的人. 当时, 孤儿和寡妇是受难人的代表性例子. 我们应要看顾他们.

1. 你帮助过可怜的人吗? 若没有, 其理由是什么?

2. 若没有这种经验, 祈祷使自己能有这种经验. 选定具体帮助对象并实践.

 

六. 对自己的态度保守(27节后半部)

雅各强调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事实上, 与自己的斗争不会轻易地结束,所以保罗使徒也说过:每天鞭策自己使服从, 我们不能疏忽于鞭策自己.

你是否管理好自己, 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结论

当一个中国人看到中国内地传教会的创始人戴德生(Huddson, Taylor)尽管被中国人侮辱, 却仍然爱他们时, 他找到戴德生告白:"我也信你所信的."

即使在患难之中, 我们的信仰不应停滞不前。反而,我们的信仰应得到活力素而继续成长, 并外在地表现出来。这世界希望看到这样的活着的基督徒. 当然, 要记住这些基督徒的生活不依赖于自身力量, 而依赖于神的力量时才成为可能。

 

应用

概括通过本课神要教我的内容。

1.

2.

我要将以上的教训具体地应用于以下各方面.

1.家庭

2.信仰团体

3.我所属的社会及国家

4.世界宣教

 

献身祈祷

阿们。

 

 

 

 

第 四 课

我们的信心与软弱者

2:1-13

 

本文观察

1.概括本文内容。

2.记录对你有特别感触的真理。

3.背诵 2:1。

 

基督徒应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我们的信心有时相对于同神的关系更容易表现在人际关系上。所以雅各提到具体的理由劝告我们不可按着外貌待人, 而且要关心那些贫穷人。

 

一. 不可按着外貌待人(2:1-5)

真正有信心的人不会按着外貌待人。2:1-5通过举犹太人的例子指出按着外貌待人是错误的。我们有许多理由不能按着外貌待人, 但在此我们只谈三个。

1. 因荣耀的主给我们以榜样(1节)

1)主接受我们的时候没有区别对待,当富人或穷人都悔改罪并信主的时候,主无差别地接受我们。 我们也应以主为榜样无差别地相互对待(1节)。

2)主为了审判会再次来到这个世界。如果我们以外貌待人, 到时候主会做适当的审判。虽然主悲惨地为我们而死在十字架上, 但再临的时候, 将作为审判主荣耀之中来临。

2. 因为互相受害(4节)

圣经说如果按着外貌待人会"偏心待人, 用恶意断定人"。特别是, 软弱者受偏心待遇时, 其打击是很大的。若信基督,就应相互施以恩惠并尊重对方的人格。尽管如此, 用世俗的方法奉承和特别对待有钱有势的人, 而随便对待既穷又无利用价值的人不仅会伤害对方的心, 也会给自己定罪。

3. 因为神做榜样(5节)

神以与世俗相反的方法选择无价值, 贫穷, 又无权势的人, 使他们知道神国的祝福。我们也应学习这一榜样不应以外貌判断一个人。

 

按照上述三个理由, 在主面前我应改正的有哪些? 具体讨论并交流如何实践。

 

二. 要看顾那些穷人(2:6-13)

占世界二分之一的25亿人生活很贫困,世界上有10亿人年收入只有800元左右,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家庭挨饿, 每天有一万五千名饿死, 第三世界国家每年有九千万人退学。仅绝对贫困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3%(12亿7千3百万)。生活在这种世界的我们不能不关心穷人(1986年,1989年统计; 摘自世界银行资料)。

那么, 上帝怎样说明我们要爱穷人的理由? 相互讨论从本文中观察到的事实(6-13节), 概括说明其内容。

 

1. 富人滥用权力的可能性更多(6-7节)

神通过公堂(法庭)之例教我们尊重那些穷人。富人利用信耶稣的人的不利立场剥削了穷人的财富。富人甚至将基督徒拉到公堂掠夺了他们的财产。这种富人实际上是不义之徒。保罗指责了那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站在穷人一边反而站在富人一边的基督徒。

并不是说所有的富人都进行剥削, 同理,并不是所有的穷人都站在神的一边。当时,在制度上富人能剥削穷人。现在也是富人利用他们的金钱与权力在法庭上占据有利的地位,但大体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变的事实就是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要是行了不义, 他们都会受神的审判, 要是行了公义都会得到称赞。

2. 有圣经根据(8-12节)

人往往以外貌判断, 无视穷人, 所以我们站在穷人的一边更为合理。这时, 我们才能真正地爱我们的邻居。神说爱护邻居就是"最高的律法".

3. 不怜悯会受审判(13节)

要是不怜悯, 我们会受神的无怜悯的审判。旧约常常把信神的虔诚的人等同于穷人。我们要记住的就是虽然他们在物质上很贫穷, 但信仰却很深。此处的穷人大概是因他们的信仰在物质上受苦而变得贫穷的人。

按照以上事实, 富有的基督徒应怎样对待穷人?

相互讨论自己错误的观点, 并讨论如何去改?

 

结论

以本文为基础, 这一课利用对人间平等和贫穷问题禁止社会差别的基督徒的人际关系的原理, 提示我们"不要以外貌待人"和"爱穷人"。把这作为解决存在于我们社会这一类问题的圣经的方法和作为基督徒我们应持有的态度, 适用于我们平时的真正的门徒的生活。

 

应用

概括通过本课神要教我的内容.

1.

2.

我要将以上的教训具体地应用于以下各方面.

1.家庭

2.信仰团体

3.我所属的社会及国家

4.世界宣教

 

献身祈祷

阿们。

 

 

 

第 五 课

不要分开信心与行为

2:14-26

 

本文观察

1.概括本文内容

2.记录对你有特别感触的真理.

3.背诵 2:22,26.

 

我们应经常深刻地检讨自己的信仰生活, 行为与信心分开的信仰生活如同表面上看起来很茂盛但实际上无一棵果子的无花果树。真正的信仰生活不会分开行为与信心。

 

一. 信心与行为的不可分关系

有人说, 保罗使徒分开了信心与行为, 而雅各强调了行为。但事实上因为两人的表达方式不同, 公正地看整体内容时, 保罗使徒和雅各都主张了信心与行为的不可分关系。"信而得救, 而真正的得救伴有行为", 这不但是一般书信上的神学, 而且又是使徒保罗的神学。耶稣亲自将这个神学体现在生活之中。

 

1. 适用于穷人(14-18节)

1)通过什么我们可以知道信而无行是无益的(14节)?

2)通过什么我们可以知道有行为的信心才有生命力(15-18节)?

圣经不分理论家与实践家. 理论和行动总要一同出现. 多数情况下, 有必要自己先实践, 然后教给别人.

2. 圣经之例(19-25节)

对于主张信与行各不相关的人, 雅各依据旧约和逻辑根据答辩如下.

1)为什么通过鬼魔的例子(消极的例子)说明信与行不可分开(19节)?

你的信仰接近于消极的例子还是接近于圣经?

2)为什么通过亚伯拉罕的例子说明信与行不可分的关系?

当亚伯拉罕献出以撒时, 表现出信与行的并行(22节). 但应要注意,先有信后有行, 之后神才把其行为看作义(23节).

3)喇合的情况也同亚伯拉罕差不多。喇合因为信神, 所以才能够冒着生命危险隐藏以色列使者。我们的信心如何? 是否达到能在危险之中以具体行动表现出来? 其证据是什么?

同自己比较, 说出需要改正的方面。

 

二. 行与信并行的信仰的益处

我们的周围世界的罪太多, 以至于感觉到存信心去行也会无济于事。但尽管如此, 如果我们按照真理以行表达信, 将会给这世界和自已带来很大的益处。

成熟, 体验神的"义", 被称为神的朋友, 过充满活力的信仰生活等等都是我们所得到的益处。

 

1. 会成熟(22节)

信心以行为表现出来的时候, 才可成为稳定的信心。亚伯拉罕的信心也通过行才得到成全。神为了称亚伯拉罕为义, 这两种因素必须适当地协调。"信心帮助行为, 而行为成全信心", 这句话表示信与行的互补性。

但不要忘记因神先给予我们信, 才有这种互补作用。

"主啊, 使我的信心能实质性地表现出来。"

在你的信仰生活里, 有没有这种互补作用? 其理由是?

2. 能体验到神的义(23节前半部)

神的义通过行其者显示于世。行其者起传达神的"义"的作用, 并由此更自然,更深刻地体验到神的义。这意味着比不执行神的义的人更多地尝到神的天国的滋味。

相互讨论通过体验认识到的神的义。

3. 得称为神的朋友(23节后半部)

没有比这更大的从神可得的称赞。在整个旧约时代, 得这种称赞的人只有亚伯拉罕一个人(代下20:7, 赛41:8朋友这一词是从动词爱派生出来)。耶稣在约翰福音15:14把朋友的概念扩大到顺从神的旨意的人。

你能否将自己评价为神的朋友, 即耶稣的朋友? 若不能, 其理由是什么? 是否有意解除其原因?

4. 能过充满活力的信仰生活(26节)

无灵魂的身体与无行的信心被描写为停滞的和死亡的。相反, 有行的信被描写为活的。

 

结论

如果说信是树, 那行是其果子。特别地, 如果想以通过

与别人的关系的信心的行为结果子, 时常会有矛盾与磨练, 还需要勇气与冒险。遇见耶稣之后其生活发生变化的, 许多同我们在性情上无甚区别的圣经人物表现出了在矛盾与磨练之中结果子的这种信心。把这看作对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的挑战。

 

应用

概括通过本课神要教我的内容。

1.

2.

我要将以上的教训具体地应用于以下各方面.

1.家庭

2.信仰团体

3.我所属的社会及国家

4.世界宣教

 

献身祈祷

阿们。

 

 

 

 

第 六 课

说话要一致

3:1-12

 

本文观察

1.概括本文内容.

2.记录对你有特别感动的真理.

3.背诵 3:1, 9-11.

雅各师傅说明了话语的威力, 并警告慎用语言。否定性话语出自师傅的时候,其结果更严重。

这种事实同样适用于现在。信仰领导者说错话时所面临的危害比普通人更大,以至于雅各师傅说到:"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完全的信仰也容易表现在话语中. 我们在语言生活中至少避免两种失误。

 

一. 避免危险的话语(3:1-8)

1. 本文通过举以下三个例子说明话语的威力。通过这些例子说明本文怎样解释话语的威力, 并举生活中的实例。

1)马

2)船

3)火

2. 把难以制服舌头比作什么(7-8节)?

对此我有何感想? 相互讨论怎样制服舌头。

 

二. 禁止说矛盾的话(3:9-12)

1. 不应说矛盾的话. 本文如何说明这一事实? 我们应如何将此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难道基督徒绝对不可以说否定的话, 而总要说肯定的话吗(11-12节)?

 

*** 参考 ***

地中海水和约旦江水完全不同,一个咸一个甜. 同理, 从我们的嘴说出来的赞颂与诅咒也完全不相同, 是不可混用的。

 

2. 神希望我们如何使用我们的舌头(11节)?

 

结论

世界所希望的不是表面上的信仰。我们的信仰应是实际的,与世上的人相比应有不同点。没有这种生活做后盾的信仰容易受排斥。特别地, 如果不通过话语表现出来, 我们很有可能只是徒有虚表的信仰者。

 

应用

概括通过本课神要教我的内容.

1.

2.

我要将以上的教训具体地应用于以下各方面.

1.家庭

2.信仰团体

3.我所属的社会及国家

4.世界宣教

 

献身祈祷

阿们。

 

 

 

第 七 课

我们应追求的智慧

3:13-18

 

本文观察

1.概括本文内容。

2.记录对你有可别感触的真理。

3.背诵 3:17-18。

我们的话应表现为正直的行为。不仅是话语, 真智慧与聪明也必须表现为善行与温柔。根据其结果, 我们可知道其行为是来自善的智慧还是来自属地的智慧。

 

一. 属地的智慧的特点(3:13-16)

1. 属地的智慧的特点

属地的智慧具有什么样的特点(14-16节)

1)利己的嫉妒, 分争

2)欺骗性虚假

3)情欲的享乐的, 动物性

4)魔鬼的恶

5)属地的世俗

2. 属地的智慧的局限

光有属地智慧的人看到的只是这世界, 所以其看法很有限。这些人同那些能看到天国的人相比, 其价值观和对待世界的眼光也不同。属地智慧与真智慧中, 你更多使用哪一个?

 

二. 真智慧的特点(3:17-18)

1. 本文如下说明真智慧的特点。

1)多结善果

这里提及了清洁, 和平, 温良, 柔顺和怜悯等善果。但此外还能结很多善果。为了得到结善果的生活所需的真智慧, 你是否有勇气真诚地向上帝恳求? 根据你自身情况, 具体求真智慧。

2)真智慧没有偏见与假冒。不管什么智慧, 有不义, 不洁或阴暗面的不是真智慧。我们要果断地, 谦虚地拒绝它。

2. 真智慧表现为温柔(13节)

这世界有许多人绞尽脑汁谋私利。这种智慧不温柔且对别人表现为无礼,但是具有真智慧的人不管拥有多大权力都会温柔地使用其智慧,其代表例子就是耶稣。还有在旧约时代, 摩西虽拥有权力, 但表现得最为温柔。

世人认为智慧与温柔相克,即认为有智慧的无温柔,有温柔的无智慧。但实际上智慧以温柔表现为最佳。

你是否以温柔的态度使用真智慧? 若不然, 认为什么是其解决方法?

 

*** 参考 ***

圣经说智慧来自神, 因此当我们完全献身于神, 敬拜神时会得到智慧。这种智慧如同神的性情只能是洁净, 有益, 温柔。

 

结论

在现代社会中, 属地智慧多表现在只追求个人或集体利益上。雅各说真智慧应由神通过我和我的人际关系以善行和温柔表现出来。我们应把这看作基于中国和世界的现况授予基督徒个人和中国教会的神的挑战而接受。

 

应用

概括通过本课神要教我的内容。

1.

2.

我要将以上的教训具体地应用于以下各方面.

1.家庭

2.信仰团体

3.我所属的社会及国家

4.世界宣教

献身祈祷

阿们。

 

 

 

 

第 八 课

我们应避免的生活方式

4:1-17

 

本文观察

1.概括本文内容。

2.记录对你有特别感触的真理。

3.背诵 4:1, 7-8。

我们不是因行为得救, 而是因信而受到恩惠得救。但真正得救的人因在人格上有根本的变化, 因此行为也必然发生变化。从历史上来看, 人们因内心黑暗且无启示而在歪曲这种事实的环境中生活过来, 这样容易陷进以自身行为得到救赎的错误之中。还存在尽管主张由恩惠已得到救赎, 但懒于以行动表现出内心的变化而影响交际的人。我们应避免这两个极端, 并在生活中生动地表现出我们的信仰以显示其生命力。本文劝我们拥有这种生活。

 

一. 不要随已意生活(4:1-6)

1. 要是为私欲而求, 将会丧失祈祷的特权(1-3节)。

怎样说明为私欲而活的人的状态? 将其与祈祷联系起来说明。

2. 为世俗而活的人丧失圣灵的亲密感(4-5节)。

同世俗相联系, 本文教我们以下事实:

1)"世俗"指没有神的制度且不运用此制度的人。

2)我们不是成为神的朋友就是成为神的敌人。

3)与世俗为友就是不忠于神。

4)神将这些不忠于神的人当作敌人。

3. 骄傲的人不会得到神的恩惠(6节)。

说明其理由是什么?

 

二. 要回顾(4:7-10)

要相信神将会给我们恩惠, 并要谦虚地到主的面前(参考 诗37:7-9)。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接近于神?

本文有以下三种劝告:

 

1. 抵挡魔鬼(7节)

1)所有恶的背后都有魔鬼。

2)拒绝恶就等于拒绝魔鬼。

3)骄傲的根源来自魔鬼。

你将如何说明同时排斥魔鬼与骄傲的理由。

2. 亲近神(8节前半部).

1)追随神就是与魔鬼对抗。

2)神亲近那些亲近他的人。

今天我是否亲近神? 若不然要下怎样的决心?

3. 弃罪(8节后半部-10节)。

本文对弃罪做了以下具体说明。

1)洁净你的手

2)不要心怀二意

3)对自己的罪痛心

4)要自卑

以上的命令中哪些适用于我? 除这些以外还有哪些?

 

三. 不要论断(4:11-12)

只有神才能论断我们。除神之外的所有的一切都应受神的判断。而继续论断者就是侵犯神的权力的人。

通过本文回想自己并写出来。

 

四. 不要张狂夸口(4:13-17)

1. 抛弃纯粹以经济的眼光张狂夸口的态度(13-14节)。

1)神警告说这种人的生活如同云雾。

2)没有神的指引的生活都是虚无的。

2. 改变成照神的旨意生活的态度

怎样才能做到这些? 本文提出两种命令:

1)承认并计划神的旨意(15节)。

2)照神的旨意去做(17节)。

我们的人生并不属于我们。我们如同从神得到生命暂时生存的草。但如果从神得到生命与香气的话, 我们能散发神的香气并最后回到神的身边。

如果你有依赖自己且夸耀的心理, 向神告白并重新依赖于神。

如果到现在为止在经济生活, 家庭生活等所有领域中依赖于神, 重新确认神的统治并敬拜他。

 

结论

雅各劝我们拥有真正的门徒的生活, 并警告为此要抛弃世俗的态度。通过在主面前降低自己的生活, 继续体验被神升高的经历。

 

应用

概括通过本课神要教我的内容.

1.

2.

我要将以上的教训具体地应用于以下各方面:

1.家庭

2.信仰团体

3.我所属的社会及国家

4.世界宣教

献身祈祷

阿们。

 

 

 

第 九 课

实践方面

5:1-20

 

本文观察

1.概括本文内容

2.记录对你有特别感触的真理

3.背诵 5:13-18

雅各作为至今为止的结论, 分成几部分劝告我们实际的实践事项。那就是警告富人的对财物的态度, 等待主的来临并对待试炼的态度, 对说话的态度, 对软弱者的态度等等。

 

一. 对待财物的正确的态度(5:1-6)

拥有财物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应有尽有, 无忧无虑。但神说:应当哭泣, 痛悔。当然这不是对拥有财物的所有的人说的,大概是对那些只满足于财物不理会神的人的警告。

1. 哭泣的理由(2-6节)

1)财物不是永久性的。具体说明财物只是暂时的(2-3节)。

(1)财物

(2)衣服

(3)金子

2)当误用这些时, 会有双重的损害。

(1)该用时没用而受审判。

(2)想要永久保存暂时的东西, 以至于造成浪费。

根据以上情况, 你的情况如何?

3)对自私的行为有神的审判(3后半部-6节)

以下两种情况也有审判。

(1)审判没有同穷人分享的财物。

(2)审判只为自己用的财物。

2. 审判的标准是什么?

神会按以下标准审判:

1)积攒钱财(2,3节)

2)亏欠的工钱(4节)

3)享美福, 好宴乐(5节)

4)为了私欲杀害义人(6节)

对待财物的你的价值观如何? 以后应怎样使用财物?

 

二. 对待试炼的正确的态度(5:7-11)

1. 要忍耐(7-8节)

我们要忍耐, 直到主的来临,如同农夫等待秋雨春雨, 我们应该只等待主。那时审判主来临并进行公正的审判和赏罚。

2. 不要彼此埋怨(9节)

越苦越容易相互埋怨,因我们知道这事实,所以应相爱而不应埋怨。

3. 以忍耐受福(10-11节)

以下是以忍耐受福的例子。

1)主的先知

2)约伯的情况

他们都以经验认识到"主是满心怜悯, 大有慈悲"(11节)这一事实。

你对试炼持有何态度? 以后如何对待试炼?

 

三. 对待话语的正确的态度(5:12)

1. 就算没起誓也应真实。

2. 无论何时,说话就应说真话。

如遵守以上两个原则, 我们可被认为可信的人。不管世人如何, 基督徒理应如此。

 

四. 对待软弱者的正确的态度(5:13-20)

1. 受苦者该祷告(13节)。

2. 喜乐者该歌颂神(13节)。

3. 有病者该祷告以便从神得到医治(14节)。

有两件事我们应该记住:

1)祈祷与罪相克(15节).

2)以纯洁的心做的使祈祷有效(16-18节)。

回顾以利亚的情况。

4. 使迷失真道的人回转(19-20节)。

1)回转的对象如下:

(1)离开真理的人。

(2)陷于罪的人。

2)结果是鼓舞人的:

(1)从死亡拯救灵魂。

(2)遮盖许多罪。

至今为止, 你对软弱者持有何种态度? 从今开始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

 

结论

如遵守雅各所提示的实践内容, 信与行的矛盾自然会解决。但一次就能实践是很困难的,再一次回想他写本书的动机, 我们应记住, 继续进行善的争战,以使我们的信具体地体现在生活中才是适合于真正的门徒的生活。

 

应用

概括通过本课神要教我的内容。

1.

2.

我要将以上的教训具体地应用于以下各方面。

1.家庭

2.信仰团体

3.我所属的社会及国家

4.世界宣教

 

献身祈祷

 

 

 

 

结束语

 

我想雅各书越学越有意思。虽然所有圣经书都相似, 但把如此多的神学内容以简短的话语生动而简略地表现出来引起内心共鸣的书并不多见。

这本书适合于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走路时, 乘公共汽车或地铁时阅读并立即实践。经常读经常实践, 就更会产生信心, 越有信心越能实践。

我们不能再过形式的, 停滞的信仰生活。应拥有积极的, 真正的门徒的生活以便不愧于在学校, 家庭, ,工作单位别人称我们为"基督徒"。

 

 

 

 

 

参考文献

 

1. Adamson, James.TheEpistleofJamesintheNew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1976.

2. Burdick, Donald W. James in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1.

3. Davids, Peter. Commentary on James in the New International Greek

Testament Commentaries.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1982.

4. Tasker, R.V.G. The General Epistle of James in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1980.

_



[ HOME | MENU | PREVIOUS CHAPTER | NEXT CHAPTER | X-LINK | E-MAIL | DOWNLOAD ]

Copyright 1998, The Bridge of Gospel. All Rights Reserved.